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陶洪寿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源疆无界 物俨有志

2013-06-21 15:43:04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杨宏建
A-A+

  2012年12月21日,北京刚刚下了一场雪,由于市政府扫雪工作抓地紧,路面的雪都被融化剂融化走了,概括人行路上也都是干干净净的,只有路边矮树上和一些树根的小方池子里还留着一些雪。下雪天不冷化雪天冷,天虽然没有刮风,但是今天显得格外地冷。

  我应张丽的邀请去房山拜访她和陶老师。我不认识张丽和陶洪寿老师,就是在网上我们义乌老乡的老乡群里,偶然看到张丽的问候话,于是我们聊几次。通过聊天我知道了,张丽在跟陶老师学画画,张丽学习功笔画已经有十年多了,陶老师是山水画的大师,在北京国艺燕京书画院做名誉院长。我虽然认识一些书画家,但是对书画是个半瓶子醋,不讨厌也不是多么喜欢,一般的画师看不到他们有过人的特色,也不知道有特色大师在那里。本来是不想去的,但是不知是为什么,我竟然一个人冒着严寒踏上,将近需要三个小时的路程,去看望我从不认识的老乡。

  天冷,我心也冷,就像一片飘落的树叶,除了向下落可以知道,至于,会飘到什么地方,有没有人知道,会不会有用,一切的一切都不知道,随心所欲开始踏上去郊区的路程。多年在北京的生活经历,积攒了一些智练,凭着它,我不慌不忙地通过问路人,终于在天桥站蹬上去房山马各庄的917路市郊客车。

  北京的公交车很少有不挤的时候,因为我是在始发站上车,占个座还是有机会的,排队轮到一个座位。路程远如果没个座,那一定是受罪的,不光是累的问题,主要是挤,挤产生累、挤产生燥、挤产生烦、挤产生矛盾、挤产生打架、挤产生不道德、挤产生厌倦。北京公交的挤创造了世界名牌,北京人坐公交车,从不说是“坐”车,也不说“乘”车,叫“挤”车。北京开始讲文明道德了,在售票员的倡导下,给老人让座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我这个年龄的人,是个尴尬的年龄,别人让座和不让座都可以,有的时候还要给别人让座。

  坐车真像是人生的旅途,比那些得名得利的人我肯定不如,可比不上我的人也多的是,因为怎么着我还有个“座”。车窗外人和物就像我经历的事情,飘过去了就不再回来,而再来的也知道会是什么。今天要见的陶老师会是什么样的人?他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今天见面会有什么样的意义?当然,现代人已经不这样讲了,应该讲今天见面会有什么样的价值。

  下一站就是马各庄了,我必须离开座向车门那边挤,不然车到站了你却挤不到车门边,车等你,别人不骂你也会用不满意的白眼瞧你,如果你顾及他们那你自己就别下车了。能做到根据车上的情况,自己刚挤到车门前,车也刚好到站停车,不早不晚顺利下车,这点技能就是生活的智练。

  下车,定定神,确定一下自己的位置,辨认一下方向,然后要看看站牌,看看都有什么车可以到这里,想想自己来的路线是不是最好,确定一下自己回去的路线,看看马路对面自己回去坐车站的位置,一切做好,就可以给张丽打电话了,在电话里和张丽确定了方向,我就向前走了。这里的雪比城里的雪多一些,离马路远一点的路都是雪,人是比城里少多了,我一个人沿着没有树叶的大杨树排起来的队伍向前走,在一个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远远看见一个微微有些胖的女人在向这边走来,从她的那神态,我判断她应该就是张丽。

  果然,她人没到就喊起来,“杨老师,这边来,这边来。”她的行动和神态告诉,她也确定了我就是她接的人。我已经感觉到了,张丽和陶老师他们是真地欢迎我的到来。久违的那种家乡人的质朴、纯善,亲戚感扑面而来,虽然从没见过面,她却这样的亲切,就像多年不见的亲人。一扫我一路的沉思、忧感,心底里的欢快、愉悦,油然而生。

  张丽和我快速地会合在一起,“杨老师你好!陶老师在画室里等你那……。”张丽第二句话就是陶老师,可见陶老师在她心中的地位。人的第六神经,预感神经告诉我,一会儿要见的陶老师,可能是个人物,文化底蕴,生活阅历,绘画风格,在交谈时应该可以加一个深度,不会有尴尬的场面出现。因为,人与人的交往是很讲究的,什么问题可以问什么问题不能问,什么事情可谈,什么事情只能是点到为止,必须拿捏得恰到好处,特别是第一次见面的谈话要非常地小心。

  我一边想着一边跟着张丽进了画院的楼,坐电梯爬上三层,来到一个大厅,对面有一排房门,那些房门大多数都是关着,在最右边的一个方门是开着的。张丽直接领着我向那个房间走去。“陶老师,杨老师到了。”快到房门边张丽喊起来。我一进门就与迎过来的陶老师碰上面,他像是刚放下画笔从画案边迎过来的,两只相差十多年经历老乡的手握在一起。老乡与老乡两眼泪汪汪,寒暄过后,我在门边的沙发上坐下,跳过开着的房门是张丽的电脑桌,桌上的笔记本电脑是开着的,张丽忙前忙后的间歇时间就坐在那里,不时地插上几句得体的话。陶老师坐在我右手边的沙发上,中间一个茶几,上面放着水果。

  我在心里开始观察这个房间,房间可能在40平米左右,比较高,在房间的中间有一个大画案,画案的左边放着一张正在画的画,自然,房间的墙壁上挂着主人自己的字画,有个可活动的小柜上放着文房四宝和诗集画册,这些东西,敞敞亮亮地告诉我主人的职业、经历和爱好。

  我注意力转向坐在我旁边的陶老师,心里在揣摩着他,个小、体瘦,头发白了,可根根头发健壮有力,眼睛不大却非常有神,右手加着支中华烟被自己的胳膊托举在头边。听过我抛砖引玉的自我介绍后,我们就书画为基础开始谈起。

  陶老师没有炫耀,自己什么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大师等等的头衔,以及办过多少多少个人画展,多少多少作品被什么人收藏等各种引刮目相看的经历,而是直接进入创作源泉问题。

  陶老师重视心的功夫,认为一切的灵感来源于心,心有灵感,画就会出神,神就是画的魂,一张画里有了神就有了价值,会看画的人,通过感受画里的魂就能感受到作画人的心,产生共鸣。所以,画画不仅仅是在练画画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修练身心。这样我们的话题自然转到,心与脑的问题、传统与创新的问题、艺术技巧与创新思路问题。我们谈得融合,没有争论,各有己见,根本不像是第一次见面的人。

  和很多人一样,陶老师知道我是搞商务策划学科的,很快就谈到市场运作问题,他关心打开更大市场问题。只要是经商的朋友知道我在教商务策划专业学科,没有不问扩大市场问题的,这也是我换取别自己经历故事和对社会时事观点的资本。一般这类问题只要注意两个方面去说,都能有满意的效果。一个是共性的普片规律性东西,经商人自己很可能是一些地方做得还有发展余地,或者是想不到;第二个就是特性问题,每个经商人从事商务活动都有自己特殊性质,产品的特性,自己的资源,经营方位等具体问题。

  每次和人谈话,对方都希望为自己出出主意,谈谈思路,如果你能说出一二个具体可实施方案,对方一定会很高兴的。

  根据陶老师的特性情况,我建议他搬到离城里近的地方,去到赵黎明酒厂去,给他们分析那样做的利弊关系,陶老师居然高兴地接受了,而要我马上给黎明打电话。我看陶老师高兴,忘了我们是第一次见面,竟然,把使很多人弄的尴尬的问题提给陶老师。

  我说:“陶老师有一次我到一个佛缘境地,静坐了很长时间,每个小佛龛上都放有佛书,还有禅学方面的书,随意地翻了几本。回家后睡觉特别香,早上要起床时,在眼前猛然有一本大书展现在我眼前,大约有一米长半米宽,四周放着金光。我虽然没醒,但是突然特别有精神,书里的字看得清清楚楚,自己一个也不懂,我想拿笔记一下,又怕书没了就拼命地用心记,可是我只记住了‘源疆无界,物俨有志’这八字,这书就没了,以后再怎么躺和睡那书再也不出来,我起来后赶忙找纸笔,把这八字记下来。我问过不少人,看看能不能解释解释里面意思。”

  陶老师没等我问,他就主动说:“这可能是天书,源应该是本源,自然界里物或事发展形成都有源,就像我们画画,一张白纸怎么就变成一张画了,这个变一定有个源,通常讲,这个源有些人为就是创意,是人心里萌发的,心里的创意是发散的,就是源疆无界,没有边的,可以无限地去想,为自己所用;物俨有志,应该是自然界里一切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有自己情感,它们灵性的存在不受人理解不理解的影响,这种灵性对外表现的就是一种能量,能量可以理解是志向。如果我们画画能把自然里的物,画出它的灵性,那就是画家自身修炼的功夫。……”

  说到这里,显然陶老师更高兴了,刚才送我一本他的画集大红袍,觉得还没有完全表达心意,又拿出一本他写的诗集送我。我趁陶老师高兴,赶紧请他把那八字写出来,他陶老师二话没说,放下手里的烟走到画案前,推开那张半成品的画,铺上新纸挥笔就写。我也跟过去,我心里所想的那刚劲有力的“源疆无界,物俨有志”八个字就像电影一样出现在我眼前。陶老师写字刚柔并进,行笔快慢结合,好像不止是手和胳膊在用劲,而是整个身子在运气,一气呵成。字的结构,排列设计几乎和我心里想得一样。盖上印章,放在原处等着凉干。我们又回到各自的职务是继续谈论。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过,我必须要准备向回走了。张丽忙着为收拾,陶老师给我的画册诗集以及刚写的书法作品,挺不好弄的,有的还没干,有的太沉,有的太大,路程远必须收拾牢靠。我们三人费了一阵子劲才算满意,张丽要送我到车站,陶老师送我到门口,他站在门口频频向我招手。

  我不时回头望着一直在目送我的陶老师,一种羞愧感不油产生,看看人家陶老师,那种精神,那种毅力,那种对事业的追求,自己那点能和他比,谁没有忐忑艰难的经历,干吗老抱过去痛苦经历,影响今后的路程。比比陶老师自己没有一点理由,放松自己,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陶老师的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天晚了,又起了风,比来时更冷,多半天的奔波和谈话,我居然没有累的感觉,心里有种东西在燃烧,热呼呼的。自己没有回家而是到鬼街进了一家饭馆,点两个菜一个汤,一个要享受享受,我要好好想想,自己以后的人生该怎么走。

  自己没老吗!这是怎么了?人那,没有精神真不行,可是这精神为什么时有时无呢?然而,陶老师为什么能一直保持那种精神呢?陶老师呀陶老师你还有秘密吗?

2013年6月9日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陶洪寿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