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替陶老师写了一篇画作评论,承蒙他的抬举,说是要挂到他的官网上去,并希望我能接着写些评论。这项工作有利于我了解绘画知识,提升绘画鉴赏水平,故欣然领命。
窃以为,衡量一幅作品的好坏,就看能否抓住观众的心。上面那幅作品是陶老师创作的最小幅作品、即4平尺作品中我较为偏爱的,因为一眼看去,就摄住了我的心。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苍茫的水面上狂风大作,树木仿佛要被连根拔起,芦苇在无助地大幅度摇摆,芦花也要被刮落殆尽。一个纤弱的女子艰难地坐在一叶风雨飘摇的小舟之上,似乎只有拼尽全力才能维持身体的平衡。风,将她原本美丽的刘海吹得无比凌乱。她深情地拥着一把琵琶,如同死死攥住自己的命根子。
陶老师用笔很有特点。画芦苇时,线条有粗有细。粗线条的芦苇运用了夸张手法,折射出画家汪洋恣肆的性格。细线条的芦苇更接近真实的芦苇。两者结合,相映成趣。
画面所营造的悲凉、孤寂气氛使我的心为之一颤。想象中,这一定是一位饱经沧桑的女子,正如白居易《琵笆行》中描述的那样:“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笆行》中的女子让人爱怜,但幸遇知音,江州司马为其洒下两行热泪。画中的女子则令人同情得多,她形影单只,纵然所弹琵琶是高山流水,付与谁人听?我的脑海中还浮现出东汉末年女诗人蔡文姬的故事。她身逢乱世,颠沛流离到匈奴后,日日思念家乡。多年后,曹操重才,派人接她返乡,此时,她心里很矛盾,因为她与匈奴人生了两个儿子,匈奴人却不同意她带儿子回汉,母子从此相隔天涯。蔡文姬用胡人的音律填写了流传千古的诗歌《胡笳十八拍》,全诗的内容主要是控诉了战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向往和平的美好愿望,强烈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和与孩子分别时一步三回头的肝肠寸断之情。我认为第九拍尤为感人:“天无涯兮地无边,我心愁兮亦复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驹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怨苍苍兮上无缘。举头仰望兮空云烟,九拍怀情兮谁为传。”在我看来,画面中的女子又何尝不是蔡文姬的化身?
我观这幅作品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这足以说明作品富有很强的感染力,是极其成功的。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